日期:2023.01.30
一、新加坡聯合早報於本(2023)年1月28日報導指出,俄烏戰爭引發的能源危機,使再生能源相對於石化燃料便宜,但全球石化燃料碳排放量於2022年再創新高。科學家持續警告,除非全球即刻大幅度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,否則人類將無法實現將氣溫上升幅度控制在比工業革命前高出攝氏2度內,且將難以避免災難性的氣候變遷。依據「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(IPCC)」於2022年4月發布報告指出,幾乎所有國家在減少碳排放的投資皆遠低於所需。
二、依據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(UNDP)」發布的「The Climate Promise」報告顯示,許多國家刻正考慮藉由「碳市場」作為因應方法之一。「碳市場(carbon market)」係買賣「碳信用」的交易體系。每減少、截存或避免排放一公噸的二氧化碳或其他溫室氣體,等於一個單位的可買賣碳信用。「強制性碳交易市場」係「排放權交易制度(emissions trading system,簡稱ETS)」,是由一個中央機構制定,並向受管制企業或國家(例如歐盟成員國)分配一定時期內可排放的特定種類汙染物的最高限額或許可。倘排放量超過限額,即得向市場購買他人未用完且可出售的排放許可,此係強制性制度。
三、歐盟於2005年設立全球第一個「排放權交易制度」。中國則於2021年推出全球最大型「排放權交易制度」,預估將佔全球石化燃料碳排放的七分之一。據「世界銀行」網站資料顯示,另有包括加拿大、韓國、紐西蘭、哈薩克、墨西哥、日本、巴西、智利、印尼、馬來西亞、泰國及越南等國家刻正進行或計劃推動「排放權交易制度」。「國際碳行動夥伴組織(ICAP)」指出,在2022年初已進行的「排放權交易制度」至少25個,實施此制度地區的總經濟規模佔全球國內生產毛額約55%。
四、德勤新加坡分公司(Deloitte Singapore)財務諮詢服務總監Rahul KAR表示,「碳市場」因科學、政治及金融等相互關聯因素而出現。由於科學證據顯示溫室氣體排放對氣候帶來影響及危害,各國經數年談判定下目標及要求,強制規定減少碳排放,因此出現符合減少溫室氣體排放量要求的「強制性市場(compliance market)」。另除「強制性市場」,亦有企業自願減少碳排放量,形成「自願市場(voluntary market)」,該市場已從買賣雙方私下交易,發展至於公開平臺交易。部分大型企業亦強化其環保決心,減少的碳排放量比強制性的還高,因此額外的「碳信用」可在「自願市場」轉賣給其他公司。
五、全球約有10個規模較大的「自願市場」交易平臺,包括新加坡碳信用交易平臺-Climate Impact X、香港交易所平臺及美國洲際交易所(ICE)平臺。「Climate Impact X 」係由新加坡交易所、淡馬錫控股、星展銀行及渣打銀行合作於2021年成立的「碳信用(carbon credit)」交易平臺。
六、Rahul KAR指出,2021年「強制性市場」和「自願市場」出現部分融合,「自願市場」的「碳信用」亦可用於「強制性市場」,使「強制性市場」及「自願市場」的分別日漸模糊,例如某些項目或國家的減少碳排放量既用於「強制性市場」,亦可在「自願市場」買賣。倘從減少碳排放量而言,多數「強制性市場」鎖定於範疇1(企業直接持有的業務碳排放);範疇2(間接碳排放,包括企業使用的能源在產生過程中的碳排放)及範疇3(範疇2以外的其他間接碳排放)則多數是在「自願市場」。目前碳交易市場已形成由三個部分組成的體系:(1)架構:包括減少碳排放測量及報告;(2)貿易:涉及「碳信用」買賣;(3)投資:涉及為減少碳排放項目提供所需資金。
備註: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,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。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、正確,讀者如需運用,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。參考本網頁刊載商情資訊,請注意國情及商業環境之不同,而且不代表本部立場或政策。
資料來源:駐新加坡台北代表處經濟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