日期:2023.04.06
依據奧媒標準報(der Standard)報以及奧國氣候保護、環境、能源、交通、創新暨科技部(以下簡稱氣候保護部)新聞稿。該部以「擺脫石化能源,轉向再生能源」為核心,推出2030年貨運總體規劃(簡稱MGP 2030),從而促進2040年達成氣候中和目標。該規劃重點如后:
一、 緣起:貨運交通係經濟成長重要推手,惟亦為碳排放主要來源之一。迄今奧國之運輸交通仍有90%依賴石化燃料,主要是石油。奧國為能在2040年達成氣候中和目標,促進運輸交通碳中和至關重要,因此需找出如何提供貨物運輸服務,同時又能減少運輸次數及碳排放量之解決方案。
二、 規劃及實施:奧國氣候環保部於2022年11月開始著手製定MGP 2030。為此,根據鐵路、水運、公路及航空4種運輸方式,成立了4個工作組。該規劃之措施於2023年3月31日公布後即刻實施,並開始進入監督程序。
三、 MGP 2030以簡短之3句口號「避免」(Vermeiden)、「轉變」(Verlagern)以及「改進」(Verbessern)為3大主軸,摘要如下:
(一) 避免:減少貨運交通數量,證明經濟成長與交通成長脫鉤之可能性。具體目標:假設至2040年經濟較今年成長40%,則目標貨運量則適度增加10%。其中成本、空間規劃、成本真相、空間規劃、數位化、生產及物流等需進一步相互配合。
(二) 轉變:貨運交通轉向節能運輸方式,推動鐵路貨運適度成長。另內陸河運亦為推廣之運輸方式。具體目標如下:
1、公路貨運:2018年占比67%,2040年降57%至63%。
2、鐵路貨運:2018年占比31%,2040年增加34%至40%。
3、內陸水運:2018年占比2%,2040年增加至3%。
(三) 改進:繼續推動交通工具無碳排驅動技術,實現公路貨運及空運脫碳。
四、 奧國與運輸交通相關之主要民間團體對MGP 2030之回應:
(一) 奧國工業聯合協會(IV):呼籲應重視「公路貨運綠色化之現實條件」,亦即在推動新驅動科技時,考慮其可行性,例如電動汽車可用於個人出行,惟長途運輸則以氫能源較為合適。
(二) 奧國工商總會(WKO):呼籲重視基礎設施之擴張,以及促成新驅動系統車輛在市場之價格應親民且供應量充足。此外需廣設相應之能源供應設施(如充電站),以及政府要增加對企業轉向新驅動系統車之補助。
(三) 奧國交通及運輸協會(VCÖ):呼籲應加公路與鐵路車站之連結,以便貨物可更便捷轉運至鐵路貨運。此外應調降高速公路大貨車之時速限制,將現行上限時速100公里調降至80公里,以降低碳排放量。
五、奧國氣候環保部新聞稿連結:
https://www.bmk.gv.at/themen/mobilitaet/transport/gueterverkehr/masterplan.html
備註: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,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。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、正確,讀者如需運用,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。
資料來源:經濟部國際貿易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