熱門 :
|
|

新加坡永續發展與環境部長傅海燕表示,儘管中、美緊張關係持續,兩國仍須共同推動全球氣候談判

日期:2023.07.27

reprot-detail-img
[Shutterstock/May_Lana/ID:756788173]

新加坡永續發展與環境部長傅海燕本(2023)年7月26日於彭博社主辦的「永續商業峰會」中表示,中國與美國為全球碳排放最大的國家,兩國目前僅各自履行推動氣候行動的角色。傅部長呼籲,儘管中、美關係持續緊張,兩國仍須共同推動全球氣候談判。根據去(2022)年10月聯合國發布的氣候報告,各國目前的綜合氣候承諾可能使全球氣溫在本世紀末上升約攝氏2.5度,無法達到「巴黎協定」所設定的攝氏1.5度目標。


傅部長指出,所有層面包括企業、銀行、央行、投資者、基金等,都必須開始考慮氣候變遷對業務及投資組合的風險。某些公司已將「脫碳」視為一項新業務,本年的發展趨勢較去年更為強勁,絕大部分是由金融機構及投資者所推動。但某些行業仍然落後,尚未意識到氣候變遷將對業務造成影響,因此有必要透過系統層面改善。新加坡刻正與世界各地央行官員合作,量化氣候對投資組合的風險。


此外,銀行體系應扮演重要角色,例如新加坡3大銀行已承諾在2050年實現淨零排放,將分行業研究如何實現淨零目標;星國金融市場近年亦在探索新工具以因應氣候問題。2021年,星展集團(DBS)、新加坡交易所(SGX)、渣打銀行及淡馬錫共同成立碳信用交易平臺Climate Impact X(簡稱CIX),為機構與企業提供碳信用額度,因應難以減排的問題。新加坡每年碳排放量為5,000萬噸左右,但目前僅有約50萬噸的碳信用額度在CIX市場拍賣。


傅部長表示,新加坡政府考慮回收及利用垃圾焚燒灰(incineration ash),並將於未來幾個月內做出決定。此外,傅部長期盼即將於本年底舉行的「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」(COP28)能取得兩方面的進展:(1)達成「巴黎協定」所要求的全球評估;(2)加強適應性問題,因對於該方面的關注度不夠,特別是氣候變遷讓一些弱勢國家的糧食安全問題變得更加嚴峻。



備註:經濟部駐外單位為利業者即時掌握商情,廣泛蒐集相關資訊供業者參考。國際貿易局無從查證所有訊息均屬完整、正確,讀者如需運用,應自行確認資訊之正確性。參考本網頁刊載商情資訊,請注意國情及商業環境之不同,而且不代表本部立場或政策。


資料來源:駐新加坡台北代表處經濟組